泾县是一个风景优美、文化底蕴深厚的小城,有着中国宣纸之乡的美誉。而泾县的后山村三面被青弋江环抱,因水而兴,景色秀丽,并以生产手工剪刀闻名。后山制作的剪宣纸的剪刀被称为“天下第一剪”。

ding

来到了后山村,青弋行者们想要采访村子里做剪刀的老人,但老人们听不懂普通话,不愿意接受我们的采访。几经询问后,最终找到了村民张小华,他因为事故听力受损,我们把问题写在纸上,以此慢慢了解了他和剪刀的故事。

张小华15岁时跟着父亲和祖父学徒,做了13年剪刀,学徒时,祖父对他的要求高,有时做坏了一把剪刀,会被祖父责骂甚至受罚!在当时,做剪刀很吃香,后山剪刀通常都是“一剪难求”,但是后来工业发展迅速,制作剪刀因为成本过高、工序复杂,报酬低,生活比较吃力,剪刀厂也开始倒闭,像村里大多数年轻人一样,他放弃了做剪刀,去了温州机械厂工作。但前几年一场事故,张小华的听力严重受损,没有办法在机械厂继续工作下去,只好又回到村里,就一直没有稳定的工作。村里许多老人都说他剪刀打得好,让他重操旧业。当青弋行者问及他心里的想法,他搓搓黝黑的双手说,想是很想,但是怕打的不如以前好了,更怕剪刀没有市场,卖不出去。我们发现,他一般话不多,但是只要说起打剪刀的事,便神采奕奕,脸上的笑容从未散去……

 75FE.tm

张小华带我们参观了村里师傅做剪刀的地方:一间矮小不足10平米的屋子,墙面也被熏得很黑。屋子里没有过多装饰,屋顶上挂了一个老旧的瓦斯灯泡, “一只风箱一把锤,一块磨石一只盆,一把锉刀一条凳”就是做剪刀最简单的工具。张小华随手拿起一个剪刀的半成品,给我们演示剪刀的制作流程,青弋行者从他手上发现了“剪刀手”的特点,手掌宽厚、满手老茧,即使是几年没有打剪刀,手臂上仍能看见零星被火花烫伤的印子。

张小华告诉青弋行者,后山村,十里一姓,都是张氏。清道光年间,村里有个铁匠叫张三荣,就是以“后山剪刀”闻名于江南一带,后来子孙将做剪刀这个手艺代代相传。至今,后山剪刀已经有200多年的历史了,2014年 “后山剪刀”入选了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一把纯手工制作的后山剪刀,从点炉、裁铁到出坯、镶钢再到轧钢、淬火、敲口整形,要经过24道制作工序,想要做好一把剪刀,每一步都要用心。说到这里,张小华不禁地摇了摇头感叹道,做剪刀是个手艺活,又累又热,如今很少有人愿意来学这门手艺,这门手艺在渐渐失传,即使现在在做的,有些手艺不够精湛,制造出来的产品也比较粗糙,很多剪刀卖不出去放在家里就没用了。

39A5.tm

当青弋行者问起后山剪刀的优势时,张小华显得十分激动,纯手工制作的后山剪刀,经过千锤百炼,刀口很薄头很尖,比机械做的剪刀刀口更加精致、更加锋利。张小华在纸上给我们画起各种剪刀的特征,后山剪刀就像两片交叉的柳叶,造型优美,剪刀使用方便、很耐用,也易俢易磨,最大的特点就是软可剪棉,硬可断铁。后山剪刀的种类也很多,大概有几十种,有适合家用的剪刀、有桑剪、铁皮剪等,而专用于剪宣纸的剪刀,是后山剪刀的特色,这种剪刀是平头剪刀,大而锋利,被誉为“天下第一剪”。

张小华回忆道,70、80年代,村里很多人都以做剪刀为生,而且生活富实。那时候做的剪刀很精致,销量也很不错,经常有人到村里来订购剪刀,村里到处都能听到做剪刀打铁的声音。随着岁月的变迁,手工制作的后山剪刀,生产工艺复杂,生产成本过高,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不强,再加上机械生产的剪刀越来越多,后山剪刀销量不是很好,做剪刀的人也就少了,曾经“一剪难求”的后山剪刀已处于失传的边缘。如今村里只剩下两三个60多岁老人会偶尔打剪刀,但也不为谋生,只是一种习惯、一种乐趣。

临走前,张小华让我们留下了联系方式,说他要考虑一段时间,如果他真的重操旧业,再打剪刀,到时候一定告诉我们。真诚的话打动了每一位青弋行者,我们常说要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但只有亲身体验了,了解到后山剪刀从兴盛到衰落的变迁,了解到手艺人的付出和矛盾,才意识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不仅是文化或者老手艺,更是这群人身上的坚守和韧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