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届青弋行者行动报告——印象青弋江

第六届青弋行者行动报告——印象青弋江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_oPRTQZnaIJtXA-QqX12-A...

详细

【2016年青弋行者行动报告】–印象青弋江:谢小成:河流的史者

【2016年青弋行者行动报告】–印象青弋江:谢小成:河流的史者

“逐水而居”是自古至今人类争取生存与发展一直遵循的基本规则。芜湖县的兴起,也源自一条河,一条发于黄山汇入长江的河——青弋江。青弋江滋养了两岸人民,以其独有魅力引无数文人学者探访,谢小成便是其中之一。他曾经是芜湖县政协副主席、芜湖县文物管理所所长,对历史有着极为敏锐的洞察力,与青弋江也有着一段解不开的缘。  ...

详细

【2016年青弋行者行动报告】–印象青弋江:吴勇:从百花深处到志野慢坊

【2016年青弋行者行动报告】–印象青弋江:吴勇:从百花深处到志野慢坊

湾沚,又名“沚津”。青弋江从西面流来,至湾沚急转向北,形成水湾,又因流沙淤积,浅滩较多,故得此名。在这里,有两个绝妙的去处:百花深处、志野慢坊,它们的共同主人叫吴勇,现任芜湖县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私下我们习惯介绍他是芜湖县民间的博物学家。...

详细

【2016年青弋行者行动报告】–印象青弋江:徐余泾:诗词青弋江

【2016年青弋行者行动报告】–印象青弋江:徐余泾:诗词青弋江

和李文朝将军《宣城怀古》 余何幸也生斯地,秀美江南富庶乡。 如画山川非梦境,异工四宝属文房。 弋江曲折源流广,百姓安宁福寿长。 文化传承用心绣,不辞绵力自承当。 ——徐余泾 被称为“汉家旧县,江左名邦”的泾县,是青弋江边一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小城,有着李白“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千古绝唱,有着响誉华夏的千年寿纸――宣纸,徐余泾就是在泾县长大的巢湖人。...

详细

【2016年青弋行者行动报告】–印象青弋江:邢春荣:纸寿千年

【2016年青弋行者行动报告】–印象青弋江:邢春荣:纸寿千年

“轻似蝉翼白如雪,抖似细绸不闻声。”宣纸质地纯白、纹理清晰、光而不滑、吸水润墨、不蠹不腐,有“纸寿千年”、“纸中之王”的美誉。宣纸凭借其优良性能,故成了中国书画艺术不可或缺的载体,是历代文人墨客所推崇的书画瑰宝。宋代诗人王令曾写道:“有钱莫买金,多买江东纸,江东纸白如春云”,文中提到的江东纸便是宣城泾县所产的宣纸。 2006年宣纸制作工艺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09年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青弋行者有幸拜访了宣纸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唯一传承人邢春荣老师,了解关于宣纸制作工艺以及邢老师与宣纸之间的故事。...

详细

【2016年青弋行者行动报告】–印象青弋江:戴新彪:漫步在文化的光影里

【2016年青弋行者行动报告】–印象青弋江:戴新彪:漫步在文化的光影里

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易经 文化一词出自易经,而说到皖南的文化,绝对离不开泾县和太平。 泾县自古素有“汉家旧县,江左名邦”、“山川清淑,秀甲江南”之誉,地处皖南山区北部,境内山多地少。黄山余脉绵亘县境东南,九华山支脉逶迤西北,青弋江自西南向东北流经县境。这里是光荣的革命老区,皖南事变的发生地,是宣笔、宣纸的源产地。简单八个字“枕徽襟池,缘江带河”,我们就管中窥豹,可见一斑。...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