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有诗说:有钱莫买金,但买江东纸。

相传江东纸贵,此纸指的便是宣纸,江东即长江下游。将黄金与宣纸相比,一是说当时的黄金可能还没有宣纸保持的时间长,二是指相对于宣纸,黄金没有什么实用价值。

jingxian_DSC2865

宣纸作为文房四宝之一,可以说是青弋江流域非常具有代表性的文化符号。其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唐朝,明清时期到达顶峰,新中国成立后便又发展到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宣纸的选料和其原产地泾县的地理有十分密切的关系。泾县地处中纬度南部,属北亚热带、副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全县常年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照资源丰富,四季分明,为宣纸原料生产提供了丰富的水源和阳光。宣纸以青檀树皮和稻草为主要的原料,是因为青檀树和水稻在当地大量种植并且适合作为宣纸的原材料。

宣纸每个制作过程所用的工具皆十分讲究如捞纸用的竹帘,是纸浆经抄造为纸极关键的工具,纸帘的制作工艺直接影响宣纸的成品质量。它需要用到苦竹这种苦竹,笋苦涩不能食用,但是竹纹的纹理直,骨节长,质地疏松,易于剖成竹篾用此竹涂土漆制成的竹帘是捞纸的必备工具–纸帘。捞纸用帘的编织好坏能决定宣纸质量的优劣,而一些特色品种首先从编帘就开始:如罗纹、龟纹、单丝路、双丝路以及水印纸。宣纸的选料也同样讲究青檀树皮以两年以上生的枝条为佳,稻草一般采用砂田里长的稻草(其木素和灰分含量比普通泥田生长的稻草低)。

_DSC2893

 

整个宣纸的工艺比较复杂,在宣纸文化园里看到的古法造纸,大大小小工序总共108道。从第一个原材料到最后一道工序,宣纸出来大概要耗时两到三年。

走访中,宣纸集团的罗总向我们讲述了一个趣事:刚解放的时候,宣纸的质量并不好,著名画家李可染找不到好的宣纸画画,于是他来到泾县,找到当时的厂长进行深度的交流,厂长为李可染私制了一些宣纸,李可染非常高兴后来一次来到纸厂,向工人们鞠了三躬以感谢造出这么好的纸,使他的艺术生命得到延续,艺术水平得到提升。

一个制作宣纸的工人只有达到手工艺技术纯青,才能称之为匠人。每一位工人的入行培训是必须的,一个捞纸工从入行到成熟至少需要三年时间。而从一工人到一名匠人,不光要从动作上看是否规范,工艺是否达到要求,而且还要考虑成品中达到要求的有多少,次品有多少,对路(要求多少产品)怎样培训的时间长短并不能决定出师。

纸上金,匠中心。从草木枯皮转化为一张经久不腐的宣纸,从一名工人蜕变成一名真正的匠人,这其中磨耗的也许是青春,历练成的便会是千古绝唱

纸张的生产像人一样,离不开水。

现在的宣纸生产中仍会用到乌溪河里的河水。

gt

乌溪河是青弋江的一条支流,它的上游基本没有人家。因为宣纸厂位于大山里,虽然大山以前有一些零零碎碎的村庄,但现在由于城市化的发展,很多人家都举家搬走目前整个乌溪河的森林覆盖率相当好,山洪暴发的概率很低,所以水质常年都是清澈的。古法造纸是纯手工制作,相对于工业造纸,对河流污染较小

现在随着科技发展,文房四宝中的三宝已不是不可或缺的东西,逐渐被人遗忘。宣纸自身作为传统文化,也同样是绘画、书法等传统文化表现的载体,时代在进步,我们需要向前看,但是前人留给我们财富同样要好好地继承,并发扬光大。

一道工序,一个匠人,一张宣纸。青弋江,生,滋以水养;活,助以工劳。养育一方人,也以其特有的价值为宣城创造生计之源。而宣纸,无论是作为珍藏,还是书画实用,都是历久不衰的,这也为中华文化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调研人员:杨庆雯 倪璐瑶 李洋 杨梦凡

文字编辑:倪璐瑶 程俊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