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水而居”是自古至今人类争取生存与发展一直遵循的基本规则。芜湖县的兴起,也源自一条河,一条发于黄山汇入长江的河——青弋江。青弋江滋养了两岸人民,以其独有魅力引无数文人学者探访,谢小成便是其中之一。他曾经是芜湖县政协副主席、芜湖县文物管理所所长,对历史有着极为敏锐的洞察力,与青弋江也有着一段解不开的缘。

_DSC3163

 

谢小成生于芜湖市将军庙内,祖籍萧县,母家芜湖,从小喝青弋江水长大。对于青弋江这片桑梓之地,谢小成说“谈不上报效,起码要了解”。他热爱历史,也是与家庭教育息息相关。父亲曾是黄埔军校的学生,参与了上海八一三淞沪会战,对民族荣辱有不一样的情感,从小对他也是严格要求,这样的氛围使他从小对历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1978年夏,芜湖县遭遇了百年一遇的特大旱灾,青弋江基本干涸,当地数万多劳力昼夜奋战,拦河筑坝,蓄水抗旱,场面十分震撼,经历了这次大旱,他深深认识到青弋江的重要性和水利工程对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作用。自此,谢小成更加关注青弋江的水域环境,探索青弋江流域的历史,研究青弋江对两岸城镇兴衰的作用。

P60729-092312

成功的道路不是一蹴而就,谢小成从一名中学老师到县政协副主席,他学习过摄影,研究过文物,观摩过考古工地,进行过田野调查,丰富的人生阅历让他对家乡历史的了解更加深入。

如今,由其编写的《芜湖县简史》已完稿,并初定于2017年出版,这是其一生刻苦钻研成果的集大成之作。《芜湖县简史》全书分十章,共40余万字,是一部综合性的县史概述,全面反映了芜湖县自原始社会到解放时期的自然概况、社会经济、文化、生活及建制沿革等情况。在这本简史的描述中,芜湖县的形成与青弋江息息相关。青弋江的下游水网地带,水系紊乱,水量丰沛,故形成多处村落,聚集乃至芜湖县城。而古代商路多靠水运,河网稠密使各地商人聚集,便利的交通也促进了芜湖县城经济的发展。

青弋江历史悠久、流域广阔、支流众多,一直是谢小成研究的兴趣所在。据他介绍,在青弋江西河段有一个行廊塔,建成时间在学术界一直没有得到统一,谢小成对这方面不断地查阅资料、翻档案以及走访最初定为“始建于宋,大修于明”,而2008年维修行廊塔时,也最终发现覆钵铭文正是南宋乾道九年(1173)。谢小成说“研究历史虽不必对时间精细十分执着,但成果必须讲究依据和出处”。他还曾翻阅遍《芜湖县志》,了解到陈村水库建成之后,每年青弋江的含沙量仍达338万吨,每立方米水的含沙量达0.548公斤,未建水库之前含沙量更大,这使下游地区形成冲积型平原,给青弋江流域的围湖造田创造了必备条件,肥沃的圩区土壤更适合种植,这便是青弋江的河流面积不断减小的主要原因。

论及青弋江名字的由来,谢小成更是侃侃而谈,追溯到战国以前,古名曰清水(西汉时改称水阳江为清水),战国时期称之为浍江,西晋时又称之为淮水,到隋唐时期称之为青弋水,源于经过有一个青弋镇(今南陵县弋江镇),青弋镇孕育青弋水,故命名青弋江。最初提出青弋江流域概念者是安师大历史系奠基人胡淀咸教授,统一定名为青弋江是上世纪五十年代。

_DSC3134

历史研究既是一件枯燥繁杂的事,也是一件有趣简单的事,因为对历史的兴趣,对家乡和河流的热爱,谢小成的历史研究之路越走越远。三十多年来,他一直秉持着一种不求能解开所有的历史谜团,但求自己研究的历史尽量不留谜团的原则,让一个个历史真相展现在世人面前。

谢小成从不居高自傲,十分乐于与年轻一代交流,喜欢看年轻人的文章,与年轻人交流往往会迸发出思想火花,他认为,“做事要化繁为简,不要思维复杂化,在交流中学习。年轻人有自己的的创新思维和真知灼见,博采众家之长,有很多值得他学习的地方”。

面对青弋江这条母亲河,谢小成也凭着自己的坚持努力研究与之相关的内容,希望能够化水害为水利,从历史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更好地造福两岸人民,以期交出一份完美的历史答卷,这也是对青弋江养育一方水土的最好回馈。青弋江人不忘青弋江,青弋江才会更加源远流长。

调研人员:方亚玲 黄胜坤 杨梦凡 刘蓉蓉

文字编辑:方亚玲 刘蓉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