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一条路兜兜转转走过几十遍都不觉得厌烦,那一定是回家的路。如果说最不熟悉的风景,也往往是家乡的风景,可能是赶路太急,可能是觉得美景都在远方。

芜湖,半城山半城水,生活在这里的人将“长江”和“青弋江”唤作母亲河,和父辈的人不一样的是,我们也是喝着河里的水长大,却很少到河边嬉戏,我们缺少河流的记忆,浸没在车水马龙的喧嚣里,我们时刻期盼的是外面的世界,却不知道我们身边的环境的变换。

 

2013年,芜湖生态中心开始带领公众关注身边的河流,设计推出了青弋江步道活动,开发了5条芜湖郊区段体验路线,举办了40多次青弋江步道,带领1000多人开展青弋江保护工作,在沿青弋江行走中,融入相关的体验和讲解,观赏青弋江沿江风景,观察沿岸自然变化,了解青弋江水文状况及相关人文故事。

不同的环境衍生出不同的文化和历史,也有不同的模样和风韵。即使是同一条步道,四时之景也是不同的。双摆渡至西河段的步道,是这几年来走的最多的步道,回看不同的照片,虽时隔多时,依然是满满惊喜和感动,今天就跟大家分享双摆渡至西河段步道的四季和故事。

阳春三月,春草初生,春林初盛。这时的青弋江最是温柔,春天江水水位较低,沿岸的油菜花簇拥着着搁浅的渔船,映衬着古老的西河古镇,仿若油画一般。

4月初,野花烂漫,起初金黄的猫爪草开满河堤,10日左右,红色的紫云英便迅速蔓延开来,再10日,便是满地的浅紫色的通泉草,这般美景一年也不过是几十天左右,转瞬即逝。

初夏的青弋江,水位开始上涨,河水滋养着两岸的农田和树林,岸边植被便开始繁茂起来,绿意浓浓,不同于城市里的绿植,这儿的树长得更为自然随意些,每一棵都有自己的姿态。我们引导着大家打开五感,在游戏中,体验自然之美。

盛夏的早晨,太阳还未升起,朝霞便开始沿着地平线蔓延开来,水天一色,青弋江变得分外瑰丽。

待到太阳升起,江面便会分外清晰开阔。

初秋时节,稻子开始抽穗了,水边田边,一簇一丛尽是红蓼,纤细的腰身,玲珑精致的小花集簇成簪,掐一枝小花,甚至一片叶,便能感受到那独特的辛辣味。

红蓼开花时,柿子还是青色的,涩嘴的柿子连鸟儿都敬而远之,想这时候吃它是有诀窍的,小时候妈妈总会把把缸里加上水,铺上蓼叶,捡生涩青柿子放进去,再捂上蓼叶,盖严实。过两三日打开,满缸蓼叶子又辣又香,柿子蒂也松动了,刨开皮就可以吃了,依然是绿色,依然硬邦邦,可是脆生甘甜,味道就像苹果。

秋天的青弋江,最令人羡慕的就是江边农家满满的收成,结实的玉米悬在梁房上,纯白的棉花,黄澄澄的稻谷,火红的辣椒,各种谷物纷纷在门口晾晒开来。

秋天的江水不同于春夏,早晚的气温比较低,太阳一出来,水气也变得多了起来,翠绿的湖面上便会笼上一层薄雾,如梦如幻。

这时的温度还算适宜,步道途中,用心去体验一草一木,了解一路生命的故事,躺下来,晒着太阳,让自己静下来。即使时光匆匆,在忙碌的工作和学习之外,也会感恩这段静谧美好的时光吧。

冬天青弋江水位较低,湖水冰凉刺骨,两岸的树叶差不多都凋谢了,但并不代表没有生机,用心观察过的朋友应该知道,荠菜、阿拉伯婆婆纳等野草便是这个时候发芽长叶的,拎个篮子,去青弋江畔转一转,过不了多久,便可回家包一盘荠菜水饺了。

2013年至今,一波又一波的朋友和我们一起,走近青弋江,了解这里的环境、美景和故事,在每个人心里,无论春夏秋冬,都有其独特而唯一的记忆。青弋江,这里有太多无法用言语述说的风景,也有太多需要我们守护的美好。2018年,我们依旧在江畔等你,和我们一同走进这条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