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头,古称马头矶,为古代“泾川八景”之一,马头有东西之分,被青弋江隔开,青弋江以西为西马头,西马头属南陵县;青弋江以东叫马头镇,属泾县,马头镇曾是泾县第一大码头,是青弋江上三大古码头之一。之所以叫“马头”,除了谐音“码头”外,还因为江边的一座山峰傲然挺立着向远方张望,很像马的头部,故而得名。
马头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西接南陵,东通泾县,在陆路不通的时代,附近城镇的运输交通都得靠青弋江,沿江下来的船队,顺水而下的木排都要在马头镇歇脚,在这里交易。马头本身的手工艺(铁匠木匠造酒业等)较发达,旅馆、茶馆等因有尽有,吸引各路客商集聚,曾风光了明朝和清朝两个朝代。据当地老人回忆,四五十年前,马头还是店铺林立,人头熙攘,一片繁华景象,有银行、有警局、有学校……
20世纪90年代,由于陆路的兴起,水运越来越少;而且陈村水库的建立,使青弋江水流变小,不便于大船行驶;另外,银行、警局等办公机构的迁出,还有学校的合并,导致马头基本设施缺乏,儿童青年都要到外地读书,大部分青壮年外出打工,致使马头老年化。如今由于医疗没保障,儿女又都不在身边,老人们考虑到身体越来越不健朗,即使对这片土地有很深的感情,却也不得不离开。
如今在马头依然能看到老竹编、老铁匠和老裁缝,这些老人们还能清楚的说出马头老街上的房子以前是做什么的,谈起马头之前的繁华景象依然一脸自豪,但之后总是一声叹息,对马头满是惋惜和不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