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青弋行者行动报告】江上的垃圾——调研篇之湾沚
一、地理概况 芜湖县位于青弋江下游,流域干流折西流,经蒋山于芜湖市西南郊注入长江。芜湖县整片区域内约有35万人口,每月产生5000—6000吨垃圾,共包括湾沚、六郎、陶辛、红杨、花桥5个镇。通过走访芜湖县市容局、文明创建办以及市容局下属环卫所我们了解到,县政府紧紧围绕“三城同创”(国家级生态县、全国文明县城、国家园林县城)的工作目标,以垃圾污水、违章建筑、广告标牌、电力通讯杆线的治理和绿化改造提升等“四治理一提升”为主要内容,利用两年半时间有序完成城乡环境治理工作任务,使得城乡发展环境和人居环境得到较大幅度改善。 二、垃圾处理情况...
详细【2015青弋行者行动报告】江上的垃圾——调研篇之红杨
一、地理概况 红杨镇位于芜湖县南部,距离县城湾沚12公里,与南陵县许镇、弋江镇隔河相望。红杨镇于2003年12月由原红杨镇、和平乡、西河镇三个乡镇合并而成,现辖21个村委会、一个居委会,全镇总面积144.6平方公里,共有居民16346户,人口5.82万人,每天产生垃圾约15吨。 二、垃圾处理政策...
详细【2015青弋行者行动报告】江上的垃圾——调研篇之弋江镇
一、地理概况 弋江镇隶属于安徽省芜湖市南陵县,位于南陵县城东部,坐落在风景秀丽的青弋江畔。新设镇辖原弋江、奚滩、东河、东七四乡镇,全镇28个村委会,5个居委会,镇域面积159.1平方公里。 二、垃圾处理情况...
详细【2015青弋行者行动报告】江上的垃圾——调研篇之丁家桥镇
一、地理概况 泾县丁家桥位于安徽省东南部,宣城市境西部,处长江南岸平原与皖南山区交接地带,“枕徽襟池,缘江带河”。面积2054.5平方公里,东西距66公里,南北53公里。辖9镇、2乡、272个行政村。截至2000年,人口34.7万,县人民政府设泾川镇,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在我们调研中发现泾县县城有很多小餐馆包括一些酒店门口都会放置一个泔水桶,距离县城1.5公里的张家竹园村一些养猪户会来收集,作为猪食被消化,而这些养猪场废水直接排入青弋江。 二、垃圾产生情况...
详细【2015青弋行者行动报告】江上的垃圾——调研篇之美溪
美溪 有一条溪流自青砖黛瓦的“一生痴绝处”——古徽州地区涓涓涌流,在崇山峻岭中一路逶迤婉转,曲曲折折,最终注入长江,浩浩汤汤,高歌向前。 它便是长江在安徽境内最大的支流——青弋江,似一条碧绿的丝带,在青峰幽谷间随潺潺水声缓缓流淌,过去千百年来人们依河而居,在河旁洗衣烧饭,打鱼渡船,亦或将她当成天然的生活垃圾弃置场,本次青弋行者的调研,就是针对青弋江沿岸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的现状。 一、地理概况...
详细【2015青弋行者行动报告】江上的垃圾——农村垃圾焚烧那点事
这次“青弋行者”主题设定为“江上的垃圾”,我们的期待是希望了解青弋江沿岸垃圾产生的原因以及可行的解决方式,但却在调研中发现“垃圾焚烧”这个普遍现象,所以希望以这篇文章,专门聊聊农村垃圾焚烧的那点事。 之前觉得垃圾烧掉没什么不好,烧垃圾是很正常的事情,小时候在农村长大,经常可以看到路边一缕缕黑烟,那准是村里的清洁工在烧垃圾。 “不给烧了,逮到是要被罚款的”今年暑期调研我们碰到的几乎每一个保洁员都会这么说。不给焚烧,似乎挺像秸秆禁烧的政策,为了防治大气污染,禁止燃烧。可是,为什么在泾县、在黄山的部分地区依然存在小焚烧炉呢?...
详细